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绿了生态 富了口袋

发布时间:2023-06-27 浏览数:71

在河套平原上黄河“几”字弯的南岸,盘踞着总面积达1.39万平方千米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曾几何时,这里不仅是“悬在首都头上的一壶沙”,更是当地居民躲不开的“咒”,一代代人无奈地重复着“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的生活。

image.png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推进,黄沙、戈壁、荒漠……从前人们印象中的“不毛之地”,正成为生出绿色能源的“热土”。其中,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骏马图电站就坐落在这里。穿行在电站里,除了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之外,板下长出的丛丛绿意尤为令人欣喜。

沙漠深处生“蓝海”

走进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成千上万块蓝色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黄沙之中,宛如在沙漠上覆盖了一片蓝色的海洋。

2018年6月,作为全国前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中内蒙古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1、4号项目“鸣枪开跑”,项目总建设规模40万千瓦,占地面积约1.6万亩。自投运以来,该项目已累计输出绿电28.9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8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1、4号项目的一部分,设计初期因地制宜采用业内领先的双面双玻高效组件,可通过季节的变化随时调整光伏板的角度,通过沙地对光的高反射率,使得组件转化效率大于21.6%。

此外,骏马图光伏电站的优势还体现在电站日常的运维上。据了解,该项目全部采用华为智能解决方案,通过智能IV诊断,可大数据识别组串故障,实现在线全量检测,免人工上站,准确运维。

大漠流金,蓝海崛起。随着一个个大基地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国电投内蒙古公司新能源产业将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该公司新能源装机308万千瓦,年内计划投产427万千瓦,已核准装机540万千瓦,年内项目投产后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

光伏治沙变“绿洲”

与一般的风光大基地不同,沙漠地区风光大基地的定位除了是提高新能源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还承载了修复生态环境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对坐落在库布齐沙漠的骏马图光伏电站而言,这一使命就具象成了防沙固沙和还绿于民。

正午后,沙漠里阳光灼热,额头上沾满细沙的骏马图光伏电站的工人们,忙着呵护长势喜人的沙生植物。在他们看来,光伏治沙是一举两得、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既能发电、治沙,自己在这里务工还增加收入。”工人们背后的光伏板好似“蓝海”,泛出层层光晕。

光伏板能遮阴保墒,和节水喷灌配套让植物生机勃勃。据了解,该项目打造以“光伏、沙漠、生态、农业、旅游”等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沙漠经济先导区”,推广发展“光伏+生态治理+农林+旅游”的模式。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制定了生态固沙建设、经济林建设、生态修复建设、高支架区观赏林建设“四步走”路线,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使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如今,这片光伏电站已栽种矮化枣树、金叶榆、紫叶李、黄芪等植物,板下铺设沙障、种植沙生植物1.6万亩。

过去,荒漠旁的人们怕沙。如今,他们改变观念,“拥抱”大漠,成为沙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曾经漫漫黄沙望不到边的库布齐沙漠即将成为历史,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

从“金沙”到“绿洲”,国电投内蒙古公司防沙治沙、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不进则退。在科尔沁草原腹地,公司又一沙源地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80万千瓦风电、30万千瓦光伏,并配套建设20万千瓦电极锅炉、20万千瓦熔盐供热系统。治沙总面积约5354亩,其中,沙化土地的植被建植3845亩,植被恢复保护1509亩。

绿化山河,久久为功。在沙地综合治理道路上,国电将继续一往无前,交出更加亮眼的生态发展“答卷”。

国电中星是专业的二次保护检测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种类多,多种型号可供选择。国电中星为您服务:4000-828-027,了解更多访问国电中星官网:www.gdzxdl.com。